先談一談我理解的新中式家具吧,新中式家具具有其它風格家具的共同特征:即單一性與多樣性、時代性與穩定性、地域性與全球性。一般來說,在傳統美學規范之下,運用現代的材質及工藝,去演繹傳統中國文化中的經典精髓,使家具不僅擁有典雅、端莊的中國氣息,并具有明顯的現代特征,這樣的家具就叫做新中式家具。
新中式家具的現狀和未來:
中國古典家具生產業規模擴大,發展迅猛,但大部分家具企業根本沒有設計研發部門,一味跟風仿制。在對傳統古典家具文化特征的理解和闡釋上均不到位,以致于制作的家具品味不高,往往造型笨拙臃腫,雕飾繁縟無節,使消費者對中國古典家具產生不好的印象,消費者群體難以擴大,尤其是難以向高層消費群體發展。何為新中式家具,上面我也談到了自己的理解,如果一味的跟風仿制,絲毫沒有自己的設計感,做出來的家具又何以稱的上是新中式?
接下來我想說一下明式家具,明式家具的造型在所有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中,幾乎都采用“線”的形式來表現。明式家具通過框架結構,以線為主要造型語言,來塑造各種形體特征的。明式家具在造型中多采用曲線與直線的對比與變化,集中了直線與曲線的優點,柔中帶剛,虛中見實。明式家具的線型還借鑒青銅器、古玉器、陶瓷、建筑、書法、繪畫等藝術形式中線型的運用,深得剛柔相濟、流暢舒展之妙。
明式家具在注重結構、功能、造型、材料的諸多前提下,講究適宜的裝飾,采用雕刻、鑲嵌、髹飾等多種用法,或結構裝飾、或細部刻劃,使結構與裝飾、裝飾與家具整體渾然融合,適宜的裝飾,既為家具增飾添華,又與家具整體的簡潔形成對比。嚴格的比例關系是家具造型的基礎。
我們看明代家具,其局部與局部的比例、裝飾與整體形態的比例,都極為勻稱而協調。如椅子、桌子等家具,其上部與下部,其腿子、棖子、靠背、搭腦之間,他們的高低、長短、粗細、寬窄,都令人感到無可挑剔地勻稱、協調。并且與功能要求極相符合,沒有多余的累贅,整體感覺就是線的組合。其各個部件的線條,均呈挺拔秀麗之勢。剛柔相濟,線條挺而不僵,柔而不弱,表現出簡練、質樸、典雅、大方之美。明代家具的卯榫結構,時至今日,經過幾百年的變遷,家具仍然牢固如初,可見明代家具的卯榫結構,有很高的科學性。
至于,“新”,主要體現在新材料、新工藝的運用以及與現代新生活方式的契合。材料方面擯棄傳統的國標紅木,采用一些花紋紋理和材性均比較優良的木材(主要是非洲材),采用銅合金飾件裝飾,結合傳統的榫卯并進行改良適合現代的機械化大批量的量產,以降低對人工的依賴和提高生產效率并降低成本;舒適性方面,更加嚴格的執行人體功能學,并且增加各種軟包的元素,從顏色到舒適性方面進行改良,產品類別方面也增加一些酒柜、影視柜等儲物柜類,以及吧椅、梳妝柜等更貼合現代人的生活方式的家具類別。
在改良現代機械化木工行業生產的進程中,實際使用的一線工人經驗顯得尤為重要,這樣就需要需多長時間干這一行的木工企業的經驗以及技術支持,在這當中涌現出了一部分技術實力雄厚經驗豐富的木工企業,像
華洲數控的數控木工卯榫加工中心就是這樣一款可以滿足現代化新中式家具生產的數控設備。
都說時尚是一個輪回,這句話不僅僅應驗在在服飾上,在家具器物上亦是如此。愿新中式會借助這一個新輪回走向世界,將中國傳統文化的種子撒向世界,借助更好的自動化
木工機械形成量的積累已達到質的飛躍效果,華洲
木工機械愿將自己的技術和經驗助力行業發展,總的來說,目前的新中式還處在互相抄襲,符號堆砌,外形上修修補補的階段,很少有獨立理念的作品。我始終認為,新中式家具一定要像日本的榻榻米深入每個家庭,影響人們生活方式一樣的時候,才算是真正成熟。而目前,家具市場還是歐式占主流,新中式是一種趨勢。我相信中國人到底還是只能理解中式的家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