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可謂風云詭譎。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大國競爭復雜激烈,地區熱點亂變交織,諸多變數造就了中國家居行業的新機遇和新挑戰。如何應對變局、開拓新局,成為中國家居人的“必修課”。
木門行業發展與分析
據有關部門披露,每年約有1.2億平方米的木門需求量,我國木門行業產值和產能均位居世界第一,預計未來五年內木門產值可能超過2200億元。受今年疫情影響,木門產值由2019年的1530億元左右略有回落。目前,我國木門企業有上萬家,其中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約3000家,產值過億的企業約100家,產值超過20億的企業3家。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下,木門行業的轉型已在悄然進行。其中幾大趨勢特點值得注意。
1、市場結構正在轉型
從中國木材與木制品流通協會公布的數據來看,除去周期性因素的影響,2020年木門市場景氣指數僅在2月份因農歷新年和新冠疫情短暫降低。隨后立即反彈,并在5月開始接近正常數值。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中國木門行業總體保持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的發展態勢。
具體來看,我國木門市場目前仍以國內市場為主,國際市場占比較小。出口排名靠前的省份為:廣東省、遼寧省、浙江省、山東省、福建省和江蘇省,全國木門出口額為6.39億美元,同比下降5.61%。2020年1-10月我國木材與木制品進出口貿易總額為431.59億美元,同比下降7.76%;木材進口總量為8907.47萬立方米,同比下降5.53%。進口我國木門產品的主要國家有美國、日本、英國、羅馬尼亞和加拿大等。香港地區的購買力也頗為可觀。
此外,與其他家居企業一樣,木門企業近年來為了彌補零售訂單的損失,加大了對工程訂單的參與度。
數控開料機
2、產品需求全面提高
2020年,木門行業消費市場更加細分,消費需求更加多樣。除了更加看重健康環保之外,消費者對木門的設計、功能、品質的要求更高。
由于疫情原因,消費者居家時間明顯增多,家居是否健康環保、甚至是否能抗菌抑菌,成為很多人選購時考慮的重要因素。
隨著以80后、90后為代表的消費群體的崛起,我國木門市場的消費結構發生徹底性改變,個性化、系列化、色彩化、藝術化的產品更加受到市場青睞。從整體的流行趨勢看,木門產品的顏色、風格都在朝著時尚前衛轉變,由厚重、復雜變為輕奢、簡約。木門企業更善于運用各種材料,中高端整木類定制產品更多地嘗試與金屬、石材、皮革、布藝等不同材料結合,對工藝要求更高,生產難度加大。而這也意味著,木門企業的設計和制造能力,將越來越多地決定其產品銷量。
3、區域制造、多點輻射布局已成形
隨著行業進一步發展,木門產業格局發生重要變化,區域企業密度更大,產業成熟度更高,區域制造、多點輻射的布局已經成形。
受環保治理措施影響,2015年后,不少木門企業特別是華北地區木門企業轉移陣地,分別向山東、江蘇、河南、安徽等地遷移。隨著近兩年大家居、大地產、大資本介入行業,我國中部地區陸續落成大型工廠,機械化、自動化水平不斷提高,以安徽、河南、湖北等省為代表的中部產業集群形成。如此一來,我國基本形成以華東、華南、西北、中部地區為主的木門產業格局,華北、東北的產業集中度則大幅下降。
而隨著各大木門企業擴大產能,新建廠房越來越多,為各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不少品牌開始下沉至三四五線城市,品牌輻射區域越來越廣。
五工序開料機
4、行業洗牌進一步加速
木門行業被譽為“家居業的最后一塊蛋糕”,其利潤和市場空間誘惑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這塊盤子。除上市地板、衣柜企業等,房地產企業、裝飾公司、電器公司、科技公司等紛紛涉足木門行業。有人表示,山東甚至有80%的家具企業正在進入木門行業。這在一定程度上擠占了既有木門企業的發展空間,據稱2020年有15%到20%的企業主動或被動地退出了木門行業。
而隨著市場的發展,木門企業的品牌優勢進一步顯現。先前注重品牌價值積累的企業在此輪產業結構變化中穩扎穩打,通過品牌、渠道和資金的沉淀提高了抗風險能力,同時也為其跨品類整合增加了話語權。
總而言之,2020年木門行業也出現了兩極加速分化的現象。在疫情這只“黑天鵝”面前,流動資金、訂單數量、復工復產、人員成本都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集中問題。只有著眼長遠、堅持品牌化發展,不斷提升管理、控制成本,在業務上瘦身、協作,木門企業才能更好地應對新形勢,把握可持續發展的脈搏。